響徹一場勝算如意
算盤,是以排列成串的珠子為計算數目的工具,長方形,外框稱為「周」,框內那一根根串珠的直桿稱為「檔」,橫亙過直桿、區分上下珠子的長形橫條稱為「梁」。
一般而言,古代算盤的「檔」,可從九檔、十一檔、十五檔至三十檔,早期的算盤,框內每檔貫木珠七枚,中以橫梁隔之,上二下五;現則多改為木珠五枚,上一下四。
以算盤計數的方法,稱為「珠算」,它是由古代的「籌算」演變而來。然而,中國的「算盤」究竟起源於何時?相關研究頗多,但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,以至於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或以為起源於東漢;或以為出現於元代中葉;隨著新史料的發現,又有一種說法,認為:算盤起源於唐朝,流行於宋朝,持此說法的算學家以為,由於唐代與宋代之間的五代十國時期,是個戰亂不斷的狀態,科技文化的發展恐怕是較為停滯的,而唐代是一個盛世,政治經濟文化都相對的穩定、發達,此時,有新的計算工具發明,應是較為合理的。
時至今日,「算盤」亦是博物館的珍藏之一。
算盤,是皇宮內學習算學知識時使用或把玩的工具。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不少清宮所使用的算盤,其框架材質含括了象牙、玉石、木制、竹制等,柱檔則有象牙、木、竹、銅等材質,而算盤珠則以桃核或象牙或骨質或瑪瑙或玻璃等材質製成;而台北故宮博物院也珍藏著一款清道光年間的玉子算盤,框架以檀木製作,算盤珠則為白玉珠。
玉世家亦有一系列翡翠算盤,框架與橫梁與算盤珠,皆由翡翠琢製而成,每桿貫玉珠七枚,以橫梁隔之,上二下五,形制規矩,作工細巧,輕撥玉珠,滾滾利祿的翠玉清音,響徹連綿,不僅有雅致玲瓏的美感,還兼具了觀賞價值與實用性,更深蘊著勝算如意的吉祥含義。